所谓「登陆」的话题。源于在豆瓣9点里看到的一则來自白鸦同学的blog文章,其中提到了一篇脑残的sina新闻。整个事件都很有喜感——白鸦同学是在本年年末的北京晚报上看到的差点就恨不得署名「解专家」的「狗屁不通的」评论,而引用的sina新闻是來自2007年5月1日,众所周知的劳动节。想必是新浪某位编辑记错了时间,将5.1认作了愚人节。
「解专家」勤于思考,敢于挑战各大院士和芙蓉姐姐的「语不惊人誓不休」,愣是可以拿「登录」和「登陆」来说事,提出「登录某站点」这个搭配不准确,咱们今后都应该说「登陆某站点」。很无语。建议解某去找他孙子或者孙女问一问 login 和 go to (或者是visit)的差别。不过白鸦同学也很有喜感,可能是发泄情绪过重,将登陆解释成了 landing (「诺曼底登陆」滴登陆 -_-)。
至于「宇宙飞船」的话题,是由于这个新浪视频(就是由于「登陆」那则报告不小心链接过去的 -_-),美国原女教师在太空向地面的学生们授课。当某位同学向她提问说,做一名老师和担任一名宇航员有什么区别时,她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我记录了一下——
Astronauts and teachers actually do the same thing. We explore, we discover and we share. And the great thing about being a teacher is you get to do that with students, and the great thing about being an astronaut is you get to do it in space, and those are absolutely wonderful jobs.
如果一名老师,永远只是简单重复的灌输,那么还不如安排一个机器人来上课。不要神圣化一个职业,所有的职业都是一种人生实现的方式(当然也是一种生存的方式,如何在「生存」和「人生实现」中做均衡,就是更复杂的问题了),也都是为了让这个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某些国家喜欢夸大化某种情结,某种背景,试图以此坚定继续发展的信心,只可惜这么做往往效果不会好,而且会让人产生一种「表面的盛世之下 实则隐患重重」的担忧。我国「确确实实」就是一例。 -_-
至于追踪圣诞老人服务(Santa tracking)。推荐大家伙看一看这种服务的灵感的由来。我摘录在下面——
早在1955年,北美防空司令部就开始执行“追踪圣诞老人”这个一年一度的必行任务。据军方透露,当年一个小男孩偶然打电话到防空司令部,要求获知圣诞老 人的位置。当时是哈里·舒普上校接到的电话。听到男孩的要求时他惊愕不已,随即为了不让男孩失望,他利用雷达追踪到了圣诞老人的确切位置,并告诉了小男 孩。随后又有很多孩子打电话来问候圣诞老人,于是他决定指派一个办公室专门负责这项工作。舒普和同事都认为这个做法不错,决定坚持下去。
这个小男孩之所以会打错电话,貌似是由于当时的一家百货商店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圣诞老人的电话」的消息,可惜报纸上印错了电话号码,电话没有打到百货商店,却打到了北美防空司令部 囧。
有时候真的觉得,所谓娱乐精神,是「娱乐」自己,敢于放低自己的姿态。如果总是摆出一副专家的模样说三说四(而且很可悲的是试图批判的声音总是难以成为主流,而很多此类专家不敢于承认错误,于是淹没了很多青年学者和真正有见识的人),总是夸大一个职业的神圣之处云云,总是对一个国家的未来——小孩子——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那么这个国家很难说有什么远大长久稳定河蟹的发展。